孕育與傳承
孕育與傳承
聖經:馬太福音十章42節、約翰福音十五章16節
聖詩:181、441、392(新)
啟應:62
日期:2024.8.18.胡忠銘牧師 講於東京池袋台灣教會
引言:
感謝上帝的恩典及長年以來貴教會對於台南神學院的關心、代禱與奉獻,使得神學教育的工作得以繼續傳承,令人感激和感動!僅代表全體董事與教職員生致上由衷的謝意,期盼大家能秉持耶穌對「接待主僕的賞賜」之教導所提出的應許之心:「無論何人,因為門徒的名,只把一杯涼水給這小子裏的一個喝,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人不能不得賞賜。」(馬太福音十章42節),持續關心台南神學院。
一、台南神學院的創立
台南神學院可謂是台灣宣教的胎盤,因這裡是台灣宣教與神學教育最早的發源地。主後1865年,馬雅各醫生來台展開醫療傳道後,有感培養本地宣教人才的需要,乃於1869年在台南二老口醫館(今台南市博愛派出所附近)之禮拜堂開辦「傳道者速成班」。嗣後又在高雄旗后成立「傳教者養成班」。及至1876年合併創辦了「台南大學(神學校)」,由巴克禮牧師(Rev. Dr. Thomas Barclay,1849-1935)擔任首任院長,迄今,已走過一百五十多年的歷史。
辦學之初,學生只有十多位、教師三名、教室一座、宿舍一棟(可容十五人)。幾年後學生數驟增,校舍不敷使用,卻苦無資金擴建。為此,巴克禮牧師返回英國報告台灣傳教概況,並期籌募資金。數日後,有一信徒私訪巴克禮牧師,問明所需款數,巴克禮牧師答以「約需千磅」。此人立即如數認捐,並以「不可公開姓名」為條件。1903年乃以鉅款建造新校舍(即今稱為本館的「巴克禮紀念館」)。懷緬往昔,大家對這位匿名信徒頗感崇敬,惜至今無人知曉他的姓名。然其奉獻的建築物,不但成為台南的百年古蹟,更讓人從中看到奉獻者對上帝及對台灣永恆的愛。
每當談到台南神學院創立過程的歷程與艱辛,就會令人憶起因戰爭而關閉的往事。1884年9月,中法戰爭時期,法艦封鎖台灣,「大學」停辦。至翌年二月續辦,並先後設立中學及女學各一所,即今台南長榮中學、長榮女子中學。
1940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政府對福音聖工的干涉日趨露骨,迫學校任用日人為校長。面對艱難的處境,時任校長的滿雄才牧師(Rev. W.E. Montgomery,1881-1968) (1925年巴克禮牧師退休,由滿雄才牧師續任校長)與教界各方經長久討論及謹慎思考後,咸認「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遂於九月,忍痛閉校,男女生各十名轉學他校,含淚道別,此次停辦達八年之久。
1945年戰爭結束,滿雄才牧師再度返台歷經三年籌備,於1948年經斗六舉行的南部大會全體議員滿場一致通過復校,並更改校名為台南神學院,且於隔年(1949)聘請台灣籍的黃彰輝牧師擔任院長。黃院長接任院長後,秉持實況、本土化神學(Contextualization)之主張,帶領台南神學院向前行。
從創立的坎坷端見,台南神學院是台灣最早設立的神學教育機構,同時也是台灣的第一所大學,更是台灣宣教與培養傳道人的「胎盤」,且是台灣教會的「第一顆心臟」。
二、現階段所需
二十一世紀是實踐神學的世紀,神學院除了得肩負神學的基礎教育工作,培養上帝所揀選,願意委身的傳道人外,還得成為宣教的養成和支援與照護所,才能使神學教育更臻完美。為能再創往日的榮景,神學院需要有靈性與悟性均佳的師資、願意委身和服事的神學生,還得要有完善的軟硬體設備…等,唯有如此,才能造就出優秀的傳道人到教會、社會和機構服事,傳揚福音。
當然,要達成這樣的目標,並不容易,背後得要有強大的支撐力,即,教會信徒的關心、禱告和奉獻。畢竟,沒有上帝的帶領,加上兄姊們的熱心關懷,乃無法成就理想,繼續孕育與傳承培養傳道人的工作。
神學院接受台灣教育部立案後,所需面對的功課和挑戰甚大,因不但得接續過去未立案之前所傳承下來的美好傳統,還得順應立案之後,教育部的規範、要求與評鑑。雖行政工作量暴增,且師資的聘用也得符合教育部的資格,著實不易。然無論如何,這些功課都是一種新的挑戰,也是一種學習,儘管不易,仍得向前邁進。
現階段,懇切盼望大家能為南神每年多達6000萬的經常費,整修禧年館2600萬、實踐神學研究中心與師資培育基金,以及新建圖書館所積欠的六千多萬之費用、老舊硬體建築物的更新…等,擺上關心和奉獻,好讓學校能繼續向前邁進。當然,處在台灣少子化社會的今天,神學院和一般大學一樣,同樣面臨招生上的難題,鑑於此,急需大家的關心與代禱,並鼓勵優秀的青年報考神學院。
每當談到神學教育工作,就會使我憶起,2016年復活節學季,前往英國劍橋衛斯敏斯特學院擔任訪問學者時,看到台南神學院禮拜堂仿效衛斯敏斯特學院的禮拜堂講台上端圓弧形牆壁所標示的二十六個文言經文:「非爾選我,乃我選爾,命爾結實,而實恆在,則托我名求父者可賜爾。(不是你們揀選了我,是我揀選了你們,並且分派你們去結果子;叫你們的果子常存,使你們奉我的名無論向父求甚麼,他就賜給你們。)」(約翰福音十五章16節)期盼透過禱告,懇求上帝能揀選祂所合意的人,進入神學院就讀,成為傳福音的勇士。
三、持續孕育與傳承
在未來的日子裡,除了得承續南神過去所建立起美好的聖經與系統等神學教育工作外,個人正著手加強過去較為欠缺的「實踐神學」,且已進一步成立「實踐神學研究中心」,祈使神學院不只是訓練中心,也能成為提供福音戰場策略及協助傳道人面對與因應挑戰的所在。畢竟,神學院不能只是「學者」的培養所,還得要成為全然委身的「牧者」養成所。質言之,神學院並非只是基本動作與理論的訓練中心,還要成為福音戰場的顧問、支援與照護中心,才能完整展現神學教育的功效。猶如身體欠安的患者,從診所轉診至區域醫院,再到地區醫院,依然無法獲得有效的診治時,教學醫院必須肩負起有效的治療與照護責任一樣。教學醫院之所以能解決問題,乃其有紮實的基礎醫學概念,也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才能達成任務。無可否認的,福音的工作得背負沉重的十字架,難免會因受苦而出現「m甘願」的心情,然還是要學習「甘願做憨人」的心志,才能為福音「爭戰好的爭戰」。
基於此,上任之後,乃以下列理念,帶領學校向前行。
學者→牧者(訓練中心到戰場)
學術→實踐(理論研究到應用)
毋願→甘願(學習甘願做憨人)
合作→合一(單打獨鬥到合作)
結語:
「教育乃百年大計」,除了感謝過去大家對於神學教育的關心之外,還是要藉此再次呼籲教會的信徒,以及關心神學教育的兄姐,能為神學教育擺上關心、代禱與奉獻。因台南神學院是台灣培養牧者與宣教人才的出發點,可喻為台灣宣教的「胎盤」,深具歷史與時代的意義,且神學院亦可比擬為教會的心臟,必須強壯,才能輸送動力、孕育宣教人才、建立教會、傳承信仰、得人如魚。
Comments